嘉義買房,嘉義市買房,嘉義縣買房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嘉義市買房,嘉義買房,嘉義縣買房.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中古屋二手房,嘉義房子買賣.有雙車位的中古房子出售,查詢嘉義房子價格實價登錄行情房價,嘉義房子買賣,嘉義2房3房推薦,請指定嘉義591房屋樂屋網站-www.嘉義縣市房屋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420422最後頁
共4519筆/共452頁
後平均地權時代 房市5趨勢2023/06/19發佈

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上路,房市進入後平均地權條例的新時代。市場專家預期,下半年房市將出現五大趨勢,包括:預售屋禁換約爽到的是建商、銷售期將拉長、都更危老GG、預售屋中古屋統統會被檢舉,以及剛需當道寵客時代來臨。至於央行最新第5波管制令,第2戶換屋客首當其衝,研判局部區域下半年房價震盪將比上半年明顯。



 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表示,新條例的實施勢必改寫房市生態結構,禁止換約時代來臨,短線投機客自預售屋市場退場,私法人買房將改採個人名義持有,房市從高峰進入量縮格局;但量縮之際,房價未必下跌多少,通膨、營建成本對於房價支撐力仍大,各家建商也自有因應之道,減少開工,順勢而為,才是王道。



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,新時代可預見的是,房市將出現五大趨勢。首先,預售屋和新建成屋都被限制換約,唯一中途出場途徑,就是賠償15%違約金退戶給建商,所以以後買新房只能向建商買,建商擁定價權,爽到的是建商,為短空長多。



 第二,投機短炒客GG,預售屋少了3成這種客戶後,銷售期勢必拉長,建商和代銷的銷售能力、財務結構,面臨新考驗;有些建商改採先發包完成、或興建到5成後再訂售價,對外銷售,以掌握開發毛利,提高個案資金周轉率。



 第三,平權條例修正案究竟打到誰?其實,對豪宅市場衝擊並不大,投資客也打不死,只會轉進中古屋、商辦市場;不過,若想收購老屋等著都更、危老重建或坐地起價將GG了,新法僅准許整合至公展階段,私法人買房才「免經許可」,此時為時已晚,相對的將使有意投入都更危老的實施者,意願降低,預期老屋重建將退燒。



 第四,炒作將被重罰,檢舉獎金新制也將上路。業者擔心同業檢舉、甚至「窩裏反」,因此戰戰兢兢、如履薄冰;另外,房市檢舉達人恐將成為新興行業,新法中規定,「任何人不得有下列各款之行為:一、以電子通訊、網際網路、說明會或其他傳播方式散布不實資訊,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。」打開房仲售屋網平台,每坪單價多以未拆算停車位的價格求售,工業住宅更動輒充斥「房」、「豪宅」、「衛浴」、「廳」、「宅」等資訊,容易誤導買方誤以為是合法住宅,而以相當於住宅的價格去買房,這些是否涉及炒作而成立檢舉案例,值得觀察。



 第五,因應自住客當道的時代,部分建商開始講究品牌力,寵客無極限,有業者加碼提升建材配備等級,也有業者提供客製化的彈性付款方案,配合客戶資金需求,完成購屋的資金規畫,加快銷售速度。



 業者預期,若修法完成,投機短炒客可望絕跡,但口袋較深的置產客,可望在下半年至2024年總統大選後,房市打底完成、全球升息告一段落之際,伺機進場撿貨,資金行情仍未退場,房市中長線並不悲觀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豪宅建商策略調整 改建輕奢宅2023/06/19發佈

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及相關子法即將上路,私法人買房改採許可制,豪宅建商推案策略也會進行調整。豪宅市場霸主潤泰創新國際董事長簡滄圳表示,潤泰創新以後將會改蓋輕奢豪宅,儘量壓低每戶總價;不過地段稀缺的精華地段,則還是會開發頂級大戶豪宅產品,相信豪宅潛在客戶可接受許可制。



 簡滄圳還說,新法正式實施後,擅長開發頂級豪宅的潤泰創新產品策略,會做些上述調整,坪數縮小一點、每戶總價下修一點,控制在符合央行豪宅總價上限的範圍;但稀缺精華地段還是會蓋頂級豪宅,畢竟高端客戶的購屋需求一直都在,還是會持續耕耘。



 有些房地產業者認為,依新法,未來若私法人需要購置住宅,將走「需經許可」制、且在取得後受5年不得移轉的限制,高資產的豪宅大戶普遍不願買個房子而被政府審查,造成隱私曝光,預料將對豪宅市場產生衝擊。



 但簡滄圳仍表示,潤泰創新豪宅產品有50多趴的比重,是以個人名義購買,另40多趴以公司法人名義購買,「潤泰敦峰」即是如此。豪宅客戶還是以個人持有居多、未必都偏好以法人名義持有,新法上路後,豪宅客依然有置產需求;而新法對於僑外資公司返台投資、購置主管或員工宿舍,以及想以私法人名義購屋的客戶來說,雖增加一道提出申請、審查的程序,但只要有需求且合法申請,還是一個購屋的管道,影響應不大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高利率環境 澆不熄以房養老2023/06/19發佈

持續高利率環境下,也讓「以房養老」借款人每月需支付的利息增加,影響實領的生活費,讓部分銀行相關案件略微衰退,不過台灣人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仍甚,比起賣掉既有不動產,高齡長者更願意以不動產抵押取得每月生活費,大部分公股銀行表示,今年前五月承作件數還是小幅成長。



 「以房養老」貸款是將現有的不動產做抵押,每月從銀行領到一筆錢,借款金額將隨時間不斷增加,可借以支應高齡長者生活所需;經多年政策宣導,「以房養老」已逐漸打開能見度及民眾的認識,但過去一年多來央行連續五次升息、調升0.75%,讓借款人每月需支付的利息增加,以某公股銀行表示,今年1月至5月承作「以房養老」貸款戶數相較去年同期承作戶數,約少了25%。



 合庫銀的以房養老承作案也略為衰減,截至今年5月底,以房養老承作案量新增140件及新增核准額度約10.6億元,相較去年同期149件減少9件,合庫銀認為,金融機構現在提供年長者更多樣化的金融商品,以滿足其退休生活所需的資金規劃,因此部分年長者考量為避免負債,改以申辦留房養老結合信託、擔保品出售、出租或其他方式獲取安養資金。



 不過,部分公股銀行以房養老承作量還是比去年小幅進步,同時,大部分公股銀行以房養老的新承作額度,都比去年多。以兆豐銀行為例,今年截至5月底,以房養老貸款件數較去年同期成長19.3%,額度成長17.37%。兆豐銀分析,台灣正快速邁入高齡社會,對即將步入老年之群眾,退休生活也須依賴自身多年累積的財富或不動產,加上國人固有的「有土斯有財」觀念,老年人更願意以提供不動產抵押的「以房養老」取得每月生活費。



 土銀「樂活養老」貸款業務也約較去年同期成長10%,但土銀也不否認,雖然在高齡化社會中,以房養老商品是未來時勢所趨,潛在需求將隨高齡人口增加而成長,但如果遇利率上揚或房市萎縮,也還是可能影響年長者申貸意願。



 對於連續升息的影響,土銀也有對策。土銀指出,「樂活養老」貸款利率是依照公告指標利率固定加碼機動計息,在升息或降息時,利息將隨之增加或減少,不過,搭配土銀首創「利息全數掛帳」方式,核貸金額未逾認定價5成者,利息可以在貸款期間內全數掛帳,借款到期本息一次清償,每月領取金額固定不會減少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包租代管市場透明化 竹市套房市場熱2023/06/19發佈

包租代管目前主要糾紛以房客未繳租金、裝潢毀損修繕責任問題居多,新竹市大管家房屋管理總經理曾建樺指出,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包租代管,確實讓房屋租賃市場日趨透明化與合法化,不僅讓弱勢房客獲得國家補助、政府稅收增加,房客與房東的糾紛也都在減少中。



 曾建樺說,包租代管公司常遇到的糾紛就是房客不繳租金,過去多要由房東自行承受,目前交由專業的包租代管公司處理,為房東省掉不少麻煩。房東方面則是有修繕責任的糾紛,雖然有合約在,但仍有些房東會在「認知」上有誤解,以致產生糾紛,不過因合約白紙黑字,房東最後都不會太有問題。



 包租代管政策主要分為包租及代管2種,包租是由業者將整棟房子租下後,租給符合條件的民眾,能獲政府最高1萬8千元的開發金,但幾乎沒有屋主將整棟房子出租。代管是由業者媒合屋主和符合條件的民眾租屋,也有公司將未使用的員工宿舍出租,房客和房東若出現租房糾紛,都由業者出面處理。因租屋家庭大都有小孩,有時會被鄰居嫌太吵,都要由業者出面拜託減少噪音問題。



 新竹縣過去曾發生窗簾因日曬毀損,業者請租戶直接換新,但未講明價格上限,租戶換2萬3千元的窗簾,業者和房東不願埋單,向消保官投訴。經協調以使用者付費原則,租戶負擔1萬1千元、業者1萬元和房東2千元結案。



 曾建樺說,目前全國的包租代管市場仍相當大,以新竹市為例,合法的包租代管公司約有40餘家,若加上不合法的黑數約在上百家,不少科技新廠設立地區,目前出現許多「包租代管套房」買賣廣告,標榜買房之後立即出租且包租3到5年,是地區近來熱門物件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央行打炒房對豪宅下重手 行庫祭切結書限貸令2023/06/19發佈
央行近日在通函給銀行的問答集中要求,購買豪宅增貸或轉貸者,貸款人應簽切結書,資金不可再流入不動產。(圖/報系資料照)

央行上周在8大地區,祭出第二戶購屋貸款限縮7成管制,近日在通函給銀行的問答集中更明確要求,購買豪宅(高價宅)增貸或轉貸者,貸款人應簽切結書,資金不可再流入不動產;同時對第2戶加強確認,銀行撥貸前要再確認是否有擔保品貸款,避免貸款戶「一次買兩屋」,利用貸款時間差的灰色地帶鑽漏洞。


央行對豪宅的信用管制措施。(圖/吳靜君製表)

央行15日召開理監事會議,雖然利率按兵不動,卻祭出第5波信用管制措施,自然人在六都以及新竹縣、市購買第2戶,貸款從原本的無寬限期再限縮到最高只有7成。接著央行給銀行的問答集再對豪宅設限,個人購買豪宅自撥款日起算3年內辦理增貸或轉貸者,僅得就還款金額超過本金平均攤還部分,以及原貸金額未達規定成數上限差額部分辦理增貸;惟借款人應切結增貸資金不會流向不動產。



公股銀行主管表示,豪宅貸款限縮4成,若是轉貸,銀行都會確認他行餘額,以確保貸款在成數之內。豪宅若是辦理理財型房貸,還款後有「額度」可以再辦理借貸理財,銀行也會嚴格要求不能以此資金再投資不動產。將在貸後3個月檢視資金是否有流向不動產,有些銀行更為謹慎,會一年一年定期檢視資金流向。



公股銀行主管認為,央行的要求是確保豪宅貸款資金不會流向不動產,以防透過銀行貸款進行炒房。



央行金檢也發現,有房貸戶一次買兩間房,分別抵押給不同的銀行,「一次兩貸」的情況,為防銀行在核貸時查核疏漏。央行在問答集內也提到,「房貸」戶數應依擔保品數量認定,1筆擔保品應認定為1戶「房貸」、金融機構在撥款前應再次確認自然人名下的房貸戶數。



銀行業者表示,未來銀行在撥貸時,就要再確認是否已經有房屋貸款,未來即使是一次購買兩戶,特定地區第2戶最高就是只能夠貸款7成。



高齡屋的部分,以RC(鋼筋混凝土)的價值年限是55年,如果屋齡偏高的房子,有些銀行就依據同區域、同條件的「實價登錄」價格作為參考;但是年限超過房屋價值太多,例如60、70年者,或真的沒有殘值,部分銀行就會以土地價值作為貸款基準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市專家轟:打到自住客 恐爆交屋糾紛2023/06/17發佈

中央銀行祭出第五波不動產信用管制,房地產專家狂轟,建商更強力反彈,直批央行不知民間疾苦,這項打房令,打到的是自住客,恐將影響已簽約購買、尚未交屋的第二戶換屋族,包括預售屋、中古屋,衍生履約糾紛,若購屋者在交屋前無法拿出1成自備款,恐被迫掀起一波換約潮。



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指出,消費者在無預警下,突然面臨貸款不足,勢必衍生履約爭議與糾紛,且購買第二戶者常是為改善居住品質,若原屋房貸尚未償還,又被限制第二戶房貸成數,等於增加負擔,壓抑民眾追求較佳居住環境需求,呼籲央行應有完整配套,依簽約日來認定適用對象,同時排除都更危老重建案,以利政策推動。



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,平均地權條例鎖定打擊預售市場後,加速買盤轉進價格彈性更大的中古屋,卻讓央行祭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預期首當其衝是雙北市等高價區的換屋族,打擊面涵蓋預售屋、中古屋市場。



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,現在的打房措施已不分對象,購屋族只能自求多福。一旦有些人無法在交屋之前拿出1成自備款,則恐怕交屋前將有一波換約潮;而換約求出場之際,屆時價格是否有撐,則是未來觀察重點。



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與2014年時的信用管制措施僅鎖定雙北、桃園少數區域,最高貸款6成相較,這次則是擴大到六都加新竹,這些區域占市場逾7成的交易量,管控範圍相當廣闊,雖然第二戶貸款上限仍有7成,但過去降低貸款成數時,會影響預售交屋;也可能會影響到還有房貸的換屋族群,建議以配偶名義購屋申請房貸,或是先賣後買爭取比較好的貸款條件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央行擴大打房換屋族傷最重 房市專家:預售屋交屋恐爆糾紛2023/06/17發佈
(示意圖/達志影像)

今(15)日央行召開理監事會,宣布不升息,終結「連五升」,不過卻無預警實施第5波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主要針對特定地區全台6都、及新竹縣市,總共8大城市,第2戶購屋貸款,從原本的「無寬限期」規定,增加「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」,消息一出,震撼市場!對此,房市專家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,央行此次意外擴大打房,並且加碼打到換屋族,預料已簽約、未交屋的預售屋,將來交屋時,將要補足1成的自備款,若籌資不及,恐將引爆交屋糾紛。



何世昌表示,央行祭出第5波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範圍,擴及第2戶房貸,預料首當其衝的,正是換屋族群,未來購屋需多準備約1成自備款;若換屋族自備款不足、需取得較高成數銀貸,只能先賣後買,無法像過去採取先買後賣的模式。而央行打房打到換屋族,也說明過去政府「打炒房不打自住」的宣言流於空談,現在的打房措施已不分對象,購屋族只能自求多福。



何世昌表示,其實今天央行最新的打房令,頗令人好奇和不解的是,過去央行調控房市政策,向來是不打擊自住客、只鎖定投機炒作,但是這次第5波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,竟然連換屋族都列入打擊面,違反過去的調控政策,與以往相較是蠻奇怪的。



何世昌表示,不過,央行此舉,也意味著,央行對於未來房市的看法,恐怕應是房價在一波軟著陸之後,目前需求還是穩健,房市底部可能成形之際,在通膨、營建成本等支撐下,未來恐怕不久之後房價可能回彈。



何世昌觀察,此次央行宣布祭出第5波不動產信用管制,並自16日起實施,並沒有緩衝時間,接下來,打擊面將擴大到換屋族,尤其是位於央行管制區域的8大城市,已經簽約、購置,但尚未完工交屋的預售屋,若為第2戶購屋,則勢必面臨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的限制,日後交屋時將面臨自備款馬上要多1成的籌資壓力,屆時不只是建商受到影響,第2戶以上換屋族也首當其衝;尤其部分換屋型產品,總價相對偏高,一下子要拿出總價1成的自備款,也是一大挑戰。



何世昌指出,一旦有些人無法在交屋之前拿出1成自備款,則恐怕交屋前將有一波換約潮;而換約求出場之際,屆時價格是否有撐,則將是未來觀察重點。



此次央行祭出第5波不動產信用管制,打擊面究竟有多大?何世昌分析,依去年全台預售屋交易件數約8萬件,以及前幾年12~14萬件來概估,目前已簽約、未交屋的預售屋應該20~30萬戶跑不掉,若以第2戶以上換屋客佔3~4成估計,可能有6、7萬戶,甚至近10萬戶都會面臨這次打擊面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交屋時注意!消防灑水設備缺 恐有大問題2023/06/17發佈

▲11樓以上的一般住宅辦公所配置的自動灑水設備,切勿自行拆除或透過裝潢包裹住感應器。(圖/資料照片)



[NOWnews今日新聞]公共安全議題日益被重視,台灣寸土寸金地狹人稠,尤其是六都以及市中心地區更是人口住宅集中區,因此現在高樓大廈越蓋越高,層數越來越多,依消防安全法規定若屬一般公寓或大樓,且各層之樓地板面積在100平方公尺(30.25坪)以上者,為了彌補雲梯車到不了的高度,11樓以上應設置自動灑水設備。



買房時,不少人喜歡購買高樓層住宅,視野佳更有一種療癒身心的開闊感,但經常到交屋裝修時,才發現天花板上除了燈具,還有消防管線、偵煙器以及高低不一的灑水頭等等,讓天花板還未佈置,就熱鬧繽紛。



然而,不論是灑水抑或是消防安全等救命設備,其數量、位置都是照防火規劃所作的專業配置,並不可以自行拆除或移動,然而有另一派屋主在當初購屋時,因考量天花板整體的整潔與美觀因素,於裝潢設計會將自動灑水頭自行做截斷並將其包覆於裝潢內。



此項做法不僅不符消防相關法規,且真的發生火災或其他災害時,設置的裝備就無法發揮原有的保護功能,因自動撒水設備當室內達到一定溫度時,自動撒水頭即會自動爆裂,而噴出水源,以利撲滅或控制火勢,然而當被多餘的裝潢材料包覆住時就無法感應到其溫度,喪失其作用。



安新建經法務經理謝宗興指出,民國71年6月15日以前,11樓以上之建築物,因當年法規規範較無現在嚴謹,極有可能建商在完工時就無裝置自動撒水設備,故不溯及既往;倘若非早期建物,賣方因私自變更截斷灑水頭或將其包覆於裝潢內影響功能發揮,造成消防安全問題,則賣方恐有需對買方負擔瑕疵擔保責任,買方應可對賣方請求減少價金以作為修繕費用。另外,若房仲未盡調查義務或無如實告知屋況有所隱瞞,房仲恐亦需應負擔相關之責。



綜上所述,若消費者於購屋時物件超過11層樓,提醒務必多留意自動灑水設備是否有被截斷與包覆,一發現有異常,一定要馬上向仲介反映,因其嚴重會影響自身甚或整棟大樓的公共安全問題。也提醒屋主,不要為了一時的美觀而罔顧原已架設好的自動灑水設備良好立意,畢竟自身與家人的生命安危才是最重要的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五連升後 央行暫緩升息2023/06/17發佈

▲本季升息告一段落,房貸族終於可以鬆一口氣。(圖/資料照片)



[NOWnews今日新聞]從去年第一季開始,央行出現罕見的連五季升息,房貸利率也正式回到2%年代,所幸本季升息告一段落,房貸族終於可以鬆一口氣,過去五次升息累計調漲0.75%,以今年4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高達9.4兆估算,連五升息後國人光利息支出一年總計就多出700餘億元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利率升升不息加上房價創下歷史新高,去年房市開始量縮整理,房貸族則發現每個月的房貸金額越來越多,加上通膨日常生活開銷也明顯增加,尤其是過去三四年才買房子的民眾,因為房價水準高貸款金額多,升息後特別有感。



至於央行發現特定地區的第二套的房貸成數仍高,因此針對自然人特定地區的房貸,包括六都與新竹,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最高上限7成,較之前取消寬限期更進一步略為緊縮,由於市場投資氛圍已下降,可能會影響到還有房貸的換屋族群,這類族群建議以配偶名義購屋申請房貸,或者是先賣後買爭取比較好的貸款條件,雖然對市場供需影響不大,但仍反映出央行緊盯房市的態度不變。



曾敬德表示,前一波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更嚴格,但限縮範圍較小,僅有雙北與桃園少數區域,且僅能貸款6成,這次則是擴大到六都加上新竹地區,而這些區域就佔了市場7~8成的移轉量,管控範圍相當廣闊,雖然第二戶貸款上限仍有7成,但過去這類政策發生時,都會對預售交屋造成影響,甚至出現建商貸補足差額的方式因應。



4月央行公布五大銀新承做房貸利率為2.08%,已經寫下172個月新高,上一次房貸利率2%已經是2009年1月時候的事情,比較5次升息前後差距,升息前1.31%,30年期房貸本息平均攤還每個月金額為3萬3608元,5次升息後房貸利率2.06%,每月還款金額增加到3萬7263元,每月增加3655元,一年多出約4.4萬元的房貸支出,已經接近一般民眾一個月的收入。



曾敬德建議,房貸族可以向銀行詢問一下現在房貸利率多少,甚至詢問一下是否有調降房貸利率的空間,真的感覺房貸壓力沉重的民眾,雖然不建議持續轉貸爭取寬限期,但若真的短期壓力太大,還是可以評估一下轉貸後是否可以降低每月房貸負擔,不過轉貸過程有些設定等成本費用發生,房貸族要多方評估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市買氣不減!中央銀行新管制,第二戶購屋貸款上限僅七成2023/06/17發佈

本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,商益獲授權轉載。



中央銀行昨(15 日)舉行第 2 季理監事會議,決議暫停升息,符合市場預期,但意外祭出第 5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特定地區自然人第 2 戶限貸 7 成,關鍵為央行觀察到自然人持有 2 筆購屋貸款的人數及占比雙雙增加等 3 大現象,逼使央行再度出手打炒房。



央行表示,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,以及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(六都加上新竹縣市)第 2 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 7 成,自今年 6 月 16 日起實施。



央行於 2021 年 12 月理監事會議祭出第 4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2022 年啟動升息循環後,房市管制未再出招;這次是睽違一年半來,央行再次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。



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,央行看到3大現象,決定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,一是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仍高;二是近期自然人持有2筆購屋貸款人數及占比有增加趨勢;三是自然人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的平均貸款成數居高且持續上升



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統計,今年第 1 季自然人新申貸第 2 筆購屋貸款人數增加,且占同期新申貸購屋貸款總人數比重從去年第 4 季的 12.6%,升至 15.2%。



其次,央行也統計自然人申辦特定地區第 2 戶購屋貸款的平均貸款成數,2021 年 10 月為 75.5%,今年 4 月為 77.1%,顯示貸款條件漸趨寬鬆。



至於有「打炒房殺手鐧」之稱的平均地權條例於 7 月上路,央行又祭第 5 波房市管制,是否有雙管齊下抑制房市的味道?



楊金龍表示,平均地權條例對象偏預售屋,選擇性信用管制則針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,兩者用途不同。



至於央行推房市管制,是否會影響經濟放緩,楊金龍指出,有看到營建業景氣趨緩現象,不過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主因是出口及投資放緩,這部分與營建業走緩沒有直接關係,全體理事也都同意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,「大家都認為蠻合適的」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第1頁420422最後頁
共4519筆/共452頁
聯絡資訊
地址:嘉義市西區建國路21號
電話:052337228
052337228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嘉義縣市房屋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58,390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嘉義買房,嘉義市買房,嘉義縣買房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